摘要
<正>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画借用西画改良已经历了百余年。当下,中国画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画在素描化、速写化、油画化、版画化、水彩化、插画化等层面的探索拓展出了多种"创新"形态,但同时也模糊了中国画的界限,导致"写性"价值的潜在性流失。毋庸置疑,不论中国画如何发展,其画种属性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凸显和张扬,这也正是中国画艺术研究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按照我的学习理解,有以下四点值得珍视:一、关注作品本身。当前繁荣的美术史研究现状,得益于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为深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路径。然此长彼消,美术史学界特别是中国画艺术研究领域,因过于注重"精神化",对于作品背后的探讨远大于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导致"接地气"的学术成果较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