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4~8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导致的继发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且术后2个月确定存在过矫(+5△<斜视度≤+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8例, 年龄4~8岁, 配戴压贴三棱镜, 度数为1/3~1/2的残余内斜视, 每2个月复查, 根据眼位情况调整压贴三棱镜度数, 斜视度≤+5△并稳定3个月后可去除压贴三棱镜。自使用压贴三棱镜起随诊1年观察眼位正位率(百分比)、斜视度、远近立体视觉。各时间点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压贴三棱镜治疗2个月正位率为5%(2/38), 治疗6个月正位率为45%(17/38), 治疗1年正位率为71%(27/38)。压贴三棱镜治疗6个月后近立体视正常率较戴镜前提高(χ2=3.75, P=0.029)。压贴三棱镜治疗1年后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正常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χ2=14.53, P=0.025;χ2=15.57, P=0.022)。结论: 4~8岁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出现>+5△~≤+25△的内斜视时, 使用压贴三棱镜有助于眼位及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
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