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双基因转染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及其基因表达与体外成骨能力。方法提取SD大鼠胫骨骨髓,原代培养获得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VEGF165、BMP2基因转染SD大鼠BMSCs,并分为pIRES-hBMP2-hVEGF165转染组(双基因转染)、pIRES-hBMP2转染组(单基因转染)、pIREShVEGF165转染组(单基因转染)、空载转染组(空白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织学染色方法评估基因转染BMSCs的增殖情况、基因表达及体外成骨能力。结果流式细胞鉴定培养的BMSCs表面Marker示CD44和CD90标志物阳性,CD34和CD45标志物为阴性,证实成功获取大鼠BMSC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转染组BMSCs,24h后可见绿色荧光发出,表明转染成功。MTT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各转染组BMSCs细胞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与未转染BMSCs的相比,细胞数量峰值无明显差异,证实转染后BMSCs生长情况良好。ELISA染色结果显示:pIRES-hBMP2-hVEGF165转染组BMP2蛋白及VEGF165蛋白水平较pIRES-hBMP2转染组和pIRES-hVEGF165转染组及空载转染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染色观察发现pIRES-hBMP2-hVEGF165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骨胶原蛋白及骨钙素阳性率明显高于pIRES-hBMP2转染组、pIRES-hVEGF165转染组、空载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基因转染后的BMSCs目的基因的表达良好,BMP2、VEGF165基因表达水平较单基因转染明显提高;双基因共转染SD大鼠BMSCs能够获得比单基因转染更优良的体外成骨能力。
-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