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作者:葛仙伟; 黄后宝
来源: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 34(04): 329-332.
DOI:10.15921/j.cnki.cyxb.2017.04.030

摘要

<正>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研究资料显示,2014年,美国74690例新发膀胱癌患者中有15580例患者因膀胱癌死亡[1]。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较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几年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膀胱癌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较好,切除原发灶后,患者存活期较长;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很差,约有50%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确诊后3年内发生转移和死亡。而在新发膀胱癌患者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仅占5%,且有一部分随时间的推移有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