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徒手腔内联合插植实现影像引导自适应后装(IGABT)相较于传统A点二维后装(CP)剂量学优势, 明确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全量放疗的宫颈癌患者26例, 每例患者行4次后装治疗。治疗时先徒手置入宫腔管及2根插植针, 后增加插植针数量并调整方向、深度, 分别行CT扫描获得2套图像。勾画高危临床靶区(HRCTV), A点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及乙状结肠)。在2套图像上分别行CP和IGABT计划设计, 并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两者剂量参数差异。结果以CP计划的覆盖指数(CI)进行分组, A组(CI≥0.90)包含20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 B组(CI<0.90)包含84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A组的HRCTV体积及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46.7 cm3∶62.1 cm3, P<0.001及3.1 cm∶4.4 cm, P<0.0001)。IGABT显著提高所有及B组D90%及覆盖指数, 降低膀胱剂量, 减少A组乙状结肠剂量, 并改善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结论 IGABT能提高靶区覆盖、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 保护危及器官, 且对肿瘤较大的患者仍有优势。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