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两种矿化胶原的显微结构对人成骨样细胞MG 63的黏附力和形貌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矿化法和生物仿生矿化法分别制备纤维外矿化胶原(extrafibrillarly-mineralized collagen,EMC)与纤维内矿化胶原(intrafibrillarly-mineralized collagen,IMC)支架材料,人成骨样细胞MG 63作为实验用细胞,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检测两种支架材料的显微结构及细胞与材料间相互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LSM)检测接种在材料上细胞的黏附力与形貌。结果:不同矿化方式影响胶原的显微结构。EMC组可见花样团簇状的晶体无规则沉积在纳米纤维束表面,而IMC组纤维束表面光滑,无晶体沉积。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其内部含有晶体,为含碳的钙缺乏型羟基磷灰石,这与天然骨矿化胶原成分类似。LSM结果显示,IMC比EMC支架材料更能促进MG 63细胞伸展。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G 63细胞对IMC支架材料的黏附力(18.54±2.71)明显高于EMC支架材料(14.29±1.32)。SEM结果显示两种矿化胶原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在不同支架上呈现不同的形貌。结论:矿化胶原的显微结构影响细胞的形貌,IMC支架材料更能促进MG63细胞的黏附与伸展,这将有助于研制新的牙槽骨再生的生物仿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