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检验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响应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尚未响应本地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低;而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其周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越好,表明各地区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开始处于跨区域的技术共享阶段。从细分的三个维度来看,数字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响应,而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则没有响应城乡收入差距,是发展的薄弱点。从区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响应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中部地区没有响应。鉴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扩大数字设备覆盖范围,提高产业主体与居民的数字化程度;二是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现有金融机构的支撑作用,创新产品;三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一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