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我国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所引发的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AS以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蛋白聚集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其演变过程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炎症反应贯穿于AS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且为多种病理因素的共同环节,干预炎症反应是控制AS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策略。而中医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在AS的临床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AS的形成和发展与风、火、痰、瘀、虚5种因素紧密相关,其中瘀血和痰浊与其关联最为密切,瘀血和痰浊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其形成主要是因于机体整体的阴阳失衡,人体气血津液输布障碍和脏腑功能失调。各致病因素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关性。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AS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日渐增多,但中医药的干预对AS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该文章主要介绍中医药对AS的认识、中医药干预AS炎症反应相关的6条信号通路,即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依赖性信号通路,活性氧(ROS)依赖性信号通路,CD40/CD40L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依赖性信号通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