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尝试和建立以基因为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模式,以期提高抗凝疗效,降低患者抗凝治疗风险。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管理,积极探讨患者基因差异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而基因多态性是导致华法林剂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传统经验抗凝治疗模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潜在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