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16年-202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2020年深圳市福田区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16年-2020年福田区共报告AFP病例19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5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2.21,P <0.001)。所有AFP病例均为非脊灰病例,70%为深圳市其他区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以1岁-5岁散居儿童为主。90.45%的AFP病例服脊灰疫苗3次以及上,不同年份的接种脊灰疫苗种类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P <0.001)。AFP病例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14 d内双份粪便样本采集率、合格粪便样本采集率、粪便样本7 d内送达率和75 d随访完成率均> 80%。结论 2016年-2020年深圳市福田区实现无脊灰目标,脊灰免疫策略调整后无疫苗相关病例和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仍需继续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和报告意识,维持无脊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