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氏菌中侵袭相关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侯悦; 刘洁*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10): 3867-3873.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10.001

摘要

沙门氏菌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据其引起疾病的不同症状可分为伤寒沙门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前者主要引起人全身或局部器官的侵袭性感染,后者多致胃肠道疾病。但近年来研究表明部分非伤寒沙门氏菌也具较强侵袭力,肠炎沙门氏菌则是引起侵袭性感染的重要沙门氏菌血清型,其侵入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能力是引起感染的关键步骤,众多毒力基因编码侵袭蛋白参与该过程,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鞭毛基因及SPI-1上的毒力基因如inv、sip、hil等,此外仍有许多功能尚未明确的基因如yhbC有待探索。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个基因致病机制,但致病过程往往由众多毒力基因协调配合,尚未准确掌握其生物特性及致病机制。本文阐述了近年来肠炎沙门氏菌与侵袭相关的毒力基因,期望为肠炎沙门氏菌侵袭性感染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其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 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