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 L.Druce)幼苗为材料,在全日潮海区广西英罗湾开展为期5个月的野外梯度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高程组间的高度相差10cm。实验5个月后测定幼苗的生长状况和一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和大根数这4个外部形态特征指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60cm高程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的曲线较为一致,幼苗大根数的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看出太低的高程均不利于这4个指标的增长。叶面积对淹水胁迫的反应与叶数一致,但高程组之间的差异更大。叶绿素含量则表现长时间淹水胁迫促进含量增高。在任一高程组,秋茄幼苗各新生器官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茎>根>叶。各新生器官及全株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360cm高程组,它们的干重曲线表现比较一致。幼苗根系中的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均高于叶片。根系中SOD酶和POD酶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都以360cm高程组的活性最高。叶片中SOD酶和POD酶的变化则相反,叶片SOD酶随高程增大而降低,POD酶则随高程增大而增大。根系中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的水平与幼苗全株生物量的关系均呈显著相关,叶片中的则无此相关性。360cm及以上高程组幼苗全部存活,较低高程组有部分死亡。综合本文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北部湾沿海秋茄造林的滩涂高程不宜低于当地平均海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