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远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莹; 方岩; 段金凤; 徐辉; 李春燕; 姬卫东
来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14): 15-18.
DOI:10.3969/j.issn.1673-5110.2017.14.005

摘要

目的探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远期抑郁症状(DS)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11—2013-07收治的首发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26例,入组后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评估,发病后23a采用NIHSS、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DRS)再次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远期抑郁症状(DS)具有显著性联系的因素后,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S的影响因素。结果首发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远期抑郁症状发生率38.6%(44/114),其中轻、中、重度分别占19.3%(22/114)、11.4%(13/114)、7.9%(9/11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远期DS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OR=2.847,95%CI=1.2416.532)、BI(OR=0.763,95%CI=0.6480.916)、SS-QOL评分(OR=0.970,95%CI=0.9370.989)。且轻、中、重度抑郁症状患者的远期BI评分(F=29.426,P<0.01)和SS-QOL评分(F=21.379,P<0.01)的总体均数不同。结论 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远期DS的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高,保护因素为远期BI评分高、生活质量高。其中远期BI评分、SS-QOL评分越低,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远期抑郁症状越重。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可能是改善IS偏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远期抑郁症状的重要措施。

  • 单位
    神经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