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服务型制造管理研究团队提出了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掀起了服务型制造研究与实践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投身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践,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重构生产组织方式,塑造新商业模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的九大战略和重点任务之一。然而,如何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什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以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基于“互联网+”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创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是越来越多领先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选择。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于“互联网+”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大任务。结合“互联网+”技术及其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驱动下的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路径与模式,对服务型制造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探索“互联网+”驱动下的服务型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变革之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产品模式、新产品开发模式、生产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和企业文化,并结合陕西汽车控股集团的服务型制造变革之路,探索服务型制造在企业的落地实施之路。面向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先进制造模式理论前沿,系统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型制造模式理论体系并深入开展智库服务和产业实践,填补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及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机理与路径研究的空隙,为制造强国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为发展服务型制造和“互联网+”产业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推动了制造战略、运营管理等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