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合作社可以通过创新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经营增收,是农户实现益贫和减贫的重要途径。基于南疆S县3家合作社成功案例,采用比较分析法,探究了“基层组织+合作社”“农村能人+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不同模式的减贫成效。结果表明:“基层组织+合作社”模式政府扶持力度大,产业转型快,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覆盖最为全面,服务功能和组织化程度最为完善,减贫效果最好;“农村能人+合作社”模式经营规模较少,服务功能辐射范围较小,减贫成效较低;“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可最大程度地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减贫成效较好,但技术服务和农机组织化程度较弱。提出合作社经营模式的选择要注重完善服务功能和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产业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