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

作者:林健燕; 郭泽强; 邱昌文; 罗必泰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04): 627-629.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7.04.045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无偿献血大学生感染指标检测情况,为完善安全血液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12—2016年6月南宁市参加无偿献血的103015名在校大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103015名在校无偿献血大学生中,HBsAg,HCV抗体,TP抗体和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2%,0.23%,0.14%和0.13%,不同年份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7,P=0.003),其余3种传染病标志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校大学生检测总阳性率、HBsAg和TP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其他献血人群,但HCV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人群(χ2值分别为1031.659,29.778,419.980,14.667,P值均<0.05);HIV抗体阳性率在两类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9,P=0.335)。结论南宁市在校大学生血液安全性的优势不明显。应加强在校大学生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以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