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晋南朝文学移置二京地名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呈现为中原神圣的文化地理空间移置,类似二京的标志性的地理景观移置,直接以前代都城“长安”“洛阳”代指“建康”的地名移置,共三种形式。尧舜以来对“天下之中”的孜孜以求,周公土圭测影定洛阳为“土中”,标志着“天下之中”地理观的形成。东汉定都洛邑,进一步确立了洛阳为“天下之中”的地位,蕴含着集华夏族、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政权正统性的思想观念。东晋衣冠南渡,中国历史上华夏政权第一次被迫南迁,造成地理与文化、民族之间的错位,给南迁政权合法性自证带来地理“失中”的内在焦虑。东晋南朝文学二京地名的移置,反映了南方政权尚未脱离中原文化中心地理观的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