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电子鼻对大鼠伤口常见病原菌感染的检测, 探讨电子鼻用于临床快速筛查病原菌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45只SD大鼠腰大肌处左右两侧划开伤口, 根据伤口处涂抹标准菌液类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金葡组)、大肠杆菌组(大肠组)、铜绿假单胞菌组(铜绿组)、鲍曼不动杆菌组(鲍曼组)、肺炎克雷伯杆菌组(肺克组), 每组9只, 3 d后取伤口脓液进行培养。电子鼻检测5种标准菌液, 使用神经网络(BP)计算标准菌液的总体识别率和单个识别率, 建立标准菌液特征图谱。电子鼻检测各组伤口脓液, 直观比对伤口脓液雷达图谱与标准菌液特征雷达图谱的重合度, 比较各组伤口脓液的电子鼻检出率。送检各组伤口脓液, 比较各组伤口脓液的临床检出率。比较电子鼻和临床对伤口浓液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5种标准菌液的BP总体识别率为93.2%,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BP单个识别率均可达99.0%以上,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可达88.0%以上。电子鼻检测伤口脓液雷达图谱与标准菌液特征雷达图谱的重合度高。伤口脓液的电子鼻检出率中金葡组、大肠组检出率最高(100.0%), 其次为肺克组(88.9%), 铜绿组、鲍曼组最低(72.2%), 铜绿组、鲍曼组与大肠组、金葡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脓液的临床检出率中金葡组、大肠组和肺克组均为100.0%, 铜绿组为94.4%, 鲍曼组为66.7%, 鲍曼组与金葡组、大肠组和肺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铜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鼻和临床对伤口脓液检出率比较的Kappa系数为0.475。结论电子鼻检测可获得动物伤口脓液与标准菌液重合度高的特征图谱, 电子鼻检测与临床检测具有中等程度一致性, 为电子鼻用于临床快速筛查病原菌类型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
单位大坪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