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宁颖; 孙建; 吕海宁; 屠鹏飞; 姜勇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12): 1938-1941.

摘要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101,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赤小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β,15α-二羟基-贝壳杉-16-烯-18,19-二羧酸(1),2β-O-β-D-葡萄吡喃糖-15α-羟基-贝壳杉-16-烯-18,19-二羧酸(2),2β-(O-β-D-葡萄吡喃糖)atractyligenin(3),3R-O-[β-L-阿拉伯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辛-1-烯-3-醇(4),(6S,7E,9R)-6,9-二羟基-megastigman-4,7-二烯-3-酮-9-O-β-D-葡萄吡喃糖苷(5),刺五加苷D(6),白藜芦醇(7)和麦芽酚(8)。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