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蝶; 王小蕾; 戴芸; 李思雨; 王蔚虹*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42): 3382-3387.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316-00551

摘要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和根除治疗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因消化道症状于2021年9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且既往未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 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是否感染H. pylori, 分为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诊断SIBO。H. pylori阳性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方案治疗。停药6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和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 男49例, 女53例, 年龄(42.1±9.9)岁。其中H. pylori阴性49例, H. pylori阳性53例;SIBO阳性47例, 阴性55例。H. pylori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腹部症状及萎缩性胃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 pylori感染者SIBO阳性率高于非感染者(60.4%比30.6%, P=0.003);SIBO阳性者腹胀(36.2%比10.9%, P=0.002)和便秘(27.7%比1.8%, P<0.001)症状发生率高于SIBO阴性者。H. pylori根除后SIBO检出率较治疗前下降(20.8%比60.4%, P<0.001), 根除后SIBO缓解率为66.7%(20/30), 患者便秘症状较前改善(6.0%比18.9%, P=0.008), 其余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腹胀、纳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 pylori感染增加SIBO风险, 含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四联方案对H. pylori感染合并SIBO有治疗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