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皮肤填充物联合局部热疗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行放疗及局部热疗,对照组患者放疗时不使用皮肤填充物,观察组患者放疗时使用皮肤填充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和肿瘤标记物水平,靶区平均剂量(Dmean)与均匀性指数(H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转移情况、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2、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 CEA、AFP、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靶区平均剂量(47.5±0.04)Gy高于对照组的(41.3±0.03)Gy,均匀性指数(1.16±0.15)低于对照组的(1.32±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皮肤损伤及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胸壁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区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2%(22/96),平均生存期为(28.59±0.73)个月;观察组死亡率为10.42%(10/96),平均生存期为(38.38±0.76)个月;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5.097、91.025, P<0.05)。结论皮肤填充物联合局部热疗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靶区平均剂量高,分布更加均匀,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和肿瘤标记物水平,长期随访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