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0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慧君*; 陈柚燕; 余洁明
来源: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09): 6-9.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9.09.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60例为病例组,其中2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或利可君药物,35例患儿仅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5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婴儿组与儿童组两个亚组,均行血常规检查,并测定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 所有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均<1.5×109/L,婴儿<1.0×109/L。病例组60例患儿中合并白细胞总数减少30例,异常淋巴细胞达10%;病例组两分组血小板均值高于对照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值高于对照组,其IgG值低于对照组,IgM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5例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或利可君治疗的患儿中,有效12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35例采取常规治疗的患儿中,有效20例,显效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3%;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肺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以发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多见,患儿血小板、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变化,常规药物结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