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潜流带胶体分布特征及对氨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钱佳宁; 李勇*; 李娜; 单雅洁; 冯家成; 徐鸿
来源:环境科技, 2021, 34(05): 7-11.
DOI:10.19824/j.cnki.cn32-1786/x.2021.0065

摘要

采集太湖潜流带区域柱状样,分析不同粒径范围的胶体分布以及吸附NH4+-N含量的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潜流带胶体含量分布差异显著(P <0.05),浓度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北部>西部>东部>南部>中部,各区域沉积物胶体含量垂向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粒径范围胶体的含量差异显著(P <0.05),其中粒径范围0.45~1μm内的胶体含量最多(占33.7%),粒径范围≤0.1μm的胶体含量最少(占10.0%);太湖潜流带中0.01%的胶体所吸附的NH4+-N量占沉积物可提取NH4+-N总量的72.7%,其中,粒径范围0.1~0.22μm的胶体吸附量占总吸附量的34.1%、粒径范围0.45~1μm的胶体吸附量占24.3%。太湖潜流带中的胶体含量和分布很大程度上控制着NH4+-N的含量和分布,在内源污染治理及富营养化控制中需要加以重视。

  • 单位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