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天刚刚破晓,41岁的朱海萍就来到窑洞前。随着她的一声声呼唤,原本住人的窑洞里"哞"地应了一声,走出一头小牛犊。"这20孔养牛的窑洞都是我的‘托牛所’。"朱海萍每天起床的头等大事,就是来"托牛所"查看130多头牛的健康状况。"所长"朱海萍家住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2016年靠着养羊脱贫之后,她打算尝试养牛。2017年,崇信县政府积极推广养殖当地特有的平凉红牛,并引导将废弃不用的窑洞发展为养牛设施。胆大心细的朱海萍便决定办起窑洞"托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