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复制的竞争合理性——以Sony案、Napster案为例

作者:郭雪军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2): 108-116.
DOI:10.19836/j.cnki.37-1100/c.2020.02.011

摘要

私人复制的竞争合理性可以从Sony案、Napster案为例进行挖掘和分析。在Sony案,著作权人通过销售预先灌录的录像带打败了私人录制。Napster案及以后的发展表明,著作权人并非是通过诉讼而是通过市场竞争打败了私人下载。案例及娱乐业近年的商业实践表明,在禁止未经授权的商业复制、私人上传以及责令网络服务商承担合理过滤义务的前提下,私人复制不但不会给著作权人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且能够体现出竞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表现在私人复制提供了适度的竞争激励,促使著作权人更加快速地适应技术创新和实施产品升级,还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方便。我国音乐市场的商业实践为这个结论提供了有力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