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接受1年激素替代治疗(HRT)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10月至2020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为POI的患者,病历完整且接受HRT治疗1年以上患者98例。按骨量积累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组:≤20岁组32例,21~30岁组33例,31~40岁组33例。治疗方案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包括周期序贯[戊酸雌二醇片/戊酸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2 mg/1 mg)、戊酸雌二醇加黄体酮(2 mg/100 mg)、结合雌激素加黄体酮(0.625 mg/100 mg)]和连续序贯[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1 mg/10 mg或2 mg/10 mg)],观察治疗前后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及总腰椎骨密度及Z值,分析并比较各年龄段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1)≤20岁组和21~30岁组:治疗后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及总腰椎的骨密度及Z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1~40岁组患者腰L1及总腰椎治疗后的骨密度及Z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股骨颈、髋骨与治疗前相比,仅Z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P=0.015;t=2.355,P=0.025),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增幅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82;t=1.955,P=0.059)。各年龄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及Z值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1)骨密度:3个年龄组左侧股骨颈、髋骨、腰L1、总腰椎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幅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Z值:3个年龄组左侧股骨颈、腰L1、总腰椎治疗后Z值的增幅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6,P=0.002;F=13.082,P<0.001;F=12.913,P<0.001);仅左侧髋骨三组间治疗后Z值增幅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76,P=0.074)。治疗前后骨量异常率[Z≤-2.0(低骨量)]比较:(1)≤20岁组:左髋、总腰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30岁、31~40岁组:左髋、总腰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年龄组POI患者治疗1年后骨密度均明显增加。且与治疗前相比,年龄越小,治疗后骨密度和Z值的增幅越大,疗效越佳。
-
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