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采用主动手运动任务模式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研究运动功能区损伤及恢复特点,以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方法: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康复期行f MRI检查时间为发病后2个月。采用组块设计进行同步对指运动,所有患者均进行健侧和患侧手的主动运动实验。采用SPM9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为右利手。结果:(1)健康志愿者单手运动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双侧辅助运动区(SMA)。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时同侧半球脑激活增多;(2)急性期梗死灶累及皮层区组,健侧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范围明显大于患侧半球。皮层区组患侧半球SMC激活范围均小于基底节区组;(3)病例的纵向观察: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患侧和(或)健侧半球SMC的激活范围有不同程度增强,同时激活脑区增多,均可见小脑半球的激活。结论:(1)f MRI能准确地判定脑梗死患者脑功能区的损伤程度及有无重组的脑功能区;(2)皮层区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受损较为严重,SMC起关键作用,其受累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功能损伤的等级及恢复程度;(3)脑梗死偏瘫患者在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病变周围及远隔部位可出现功能和结构变化,提示存在脑功能区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