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滇南丘陵某烟叶主产区烘烤工艺,采用对比烘烤试验,分析该烟区密集烤房常用的“三段十点烘烤工艺”(工艺A)和“三段六步烘烤工艺”(工艺B)2种烘烤工艺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烤坏烟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工艺B能够明显减少挂灰烟、黑糟烟和级外烟数量,烘烤损失更低;对于上部烟叶,工艺B较工艺A烤后烟叶的均价提高0.5元·kg-1,增效较为明显。工艺A受普通烤房烘烤和三层密集烤房的烘烤技术影响较大,变黄期以“低温保湿变黄”策略为主,低温变黄时间偏长、排湿较少(小),整个烘烤过程设置的温度点较多,变黄期和定色期各相邻阶段的干球温度差异、目标任务差异相对较小,对操作人员判定烟叶变化是否达到目标、准确把握转火时机有较高技术要求,操控难度相对偏大。工艺B特点是高温变黄、低温定色、边变黄边排湿,慢升温,针对四层密集烤房上下层温差偏大的实际,干球38℃以前的低温变黄时间较短,以38℃为顶层烟叶主变黄温度,以42℃为底层烟叶主变黄温度,同时在42℃阶段提高了烟叶失水程度(顶层勾尖卷边、底层凋萎塌架),相对更有利于避免定色前期棕色化反应的发生。综上,相较于“三段十点烘烤工艺”(工艺A)“,三段六步烘烤工艺”(工艺B)更加适用于滇南丘陵某烟叶主产区鲜烟叶烘烤特性、四层密集烤房性能特点,但要结合当年气候和鲜烟叶素质差异灵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