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全扫描采集(FSA)模式和数据依赖采集(DDA)模式用于非靶向代谢组分析的优缺点。方法用代谢物标准品混合物和健康人尿液样品分别进行两种模式的质谱采集,比较两种模式的定性和定量效果。结果在标准品代谢物分析时,FSA模式下的标准品代谢物丰度比DDA模式平均高2.36倍(P<0.05),FSA、DDA组的丰度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81%~6.35%和2.14%~11.20%。在进行尿液样品分析时,FSA模式的谱图数和代谢特征数量与DDA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进样量(1、2和4μL)时,FSA模式鉴定的代谢物数量比DDA模式多(分别高于9.5%、1.9%和10%),FSA模式代谢物定量CV中位数(分别为7.1%、3.0%和2.6%)明显低于DDA模式者(分别为10.3%、7.0%和6.5%)。进样量1、2和4μL时,随着代谢物丰度的升高,DDA的CV均数较FSA组分别高1.3~1.7、1.7~1.8和1.4~1.9倍(P<0.05);而且,随着峰宽增加,DDA组的CV均数较FSA组分别高1.5~1.8、1.7~2.1和2.0~2.2倍(P<0.05)。结论 FSA模式对系统稳定性要求高,更适合短时间小规模样品量分析;DDA模式对系统稳定性要求相对较低,操作简便省时,可用于长时间大规模样品量的分析。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