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国美学家本雅明的"惊颤效果"一经提出,就受到整个美学界的热切关注。时至今日,本雅明与他的"惊颤"学说依然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就学术界的研究趋向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对"光韵"保持恒久的依恋与膜拜,并借此批判"惊颤体验"及其当今时代新兴艺术的社会生态。但就其学理构成来看,本雅明从对波德莱尔的深入解读到创建自己的美学思想,现代性都市生活的"惊颤体验"与技术介入下现代艺术的变革,尤其是新的艺术类型的出现,为这种新感受力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