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约10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大气CO2浓度与温度存在几乎同步的周期性变化:间冰期的CO2浓度约为280×10-6,冰期逐渐下降,至盛冰期达到最低(约180×10-6),冰消期又快速回升。关于冰期大气CO2的去向,前人的许多研究表明,冰期的海洋是个巨大的碳汇,而陆地碳储量在冰期是下降的。从海洋和陆地碳库整体的变化来看,似乎冰期大气CO2浓度的下降完全可以用海洋碳库的增加来解释,甚至陆地碳库还是大气的源。但通过分析各种地质证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末次冰期南海南部暴露的巽他陆架上分布着广阔的热带森林,这意味着,末次冰期暴露的巽他陆架可能具有较强的储碳能力,与冰期陆地的碳源角色相反。因此,为更准确了解碳循环与气候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对陆地碳库进行有效细分,定量描述各区域在碳循环中的角色。
-
单位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