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荥经大相岭繁殖期鸟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作者:王燕; 何兴成; 张尚明玉; 张怡田; 何倩芸; 王贝爻; 王彬; 宋心强; 付明霞; 朱敏; 吴永杰*
来源:四川动物, 2021, 40(03): 344-360.
DOI:10.11984/j.issn.1000-7083.20200221

摘要

经过4年8次野外系统调查并综合有关文献,四川荥经大相岭分布有鸟类18目62科302种;其中留鸟189种(62.6%),夏候鸟65种(21.5%),冬候鸟28种(9.3%),旅鸟20种(6.6%);东洋界物种187种(61.9%),古北界物种85种(28.2%),广布种30种(9.9%);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214种(70.9%);繁殖鸟类254种(84.1%)。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CITES附录Ⅰ鸟类2种,附录Ⅱ鸟类26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1种、易危(VU)4种、近危(NT)5种、未认可(NR)4种;中国特有种15种。实际调查的145种鸟类中,常见种24种,稀有种81种,罕见种40种。荥经大相岭鸟类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呈中峰模式,在中海拔1 580~1 920 m物种丰富度最高。9种生境类型中针阔混交林生境的鸟类物种数最多,水域生境中物种数最低。生境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与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最高,居民区与水域的相似性最低。研究更新了大相岭近10年来的鸟类资料,为该区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