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同生态区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曾涛; 魏鹏程; 魏盛; 付敬锋; 陈杜; 郑迎霞; 王安贵; 张军; 程乙; 宋碧*
来源:玉米科学, 2023, 31(01): 70-79.
DOI: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230110

摘要

采用裂区设计,以5个春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密度对各生态区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密度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密度在9.11万株/hm2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各生态区总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其中威宁点最大,兴仁点最小。春玉米干物质总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子粒分配比例及对子粒贡献率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密度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平均密度在8.86万株/hm2时产量最大,为11 844.22 kg/hm2;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有效穗数平均增加0.7万株,穗粒数降低20粒,千粒重降低14 g。各生态区产量表现为威宁>毕节>铜仁>安顺>兴仁。

  • 单位
    贵州大学;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