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走行、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及相关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随机搜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临床可疑臂丛神经疾病的患者共85例,按照检查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3.0 T(Trio,Siemens,Erlangen,Germany),1.5 T(Aera,Siemens,Erlangen,Germany)下行增强后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扫描。对两种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的显示及伪影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五分法进行评分(1分,神经结构不可见;2分,神经结构可见,但不可分析评价;3分,神经结构可见,但走行不连续,边界欠清或有严重背景干扰;4分,神经主干结构可辩,对比良好;5分,神经全程结构清晰,走行及边界清楚,对比良好),测量特征点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神经和背景组织相对比值(CR),观察臂丛神经相关性疾病在该序列中的MR表现。结果 3.0 T场强下所得臂丛神经图像得分较高(3.0 T,18.3±1.2;1.5 T,14.5±1.1),两种场强下臂丛神经显示情况均可以满足临床需求(>12分);图像伪影评分1.5 T场强(4.1±0.7)高于3.0 T(2.9±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T场强下的SNR与CNR比1.5 T高,1.5 T场强下各对比组CR值均高于3.0 T(除小静脉外)。结论 1.5 T场强下重T2加权3D T2-SPACE-STIR序列臂丛神经成像可以满足临床上臂丛神经疾病的诊断需求,且在抑制因抑脂不均导致的图像伪影情况上要优于3.0 T,说明1.5 T图像在显示臂丛神经及分支与背景各组织间的差异性更好,1.5 T下臂丛神经成像有其独到的优势。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