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庶民剧在日本电影创作版图中蔚为大观,并成为揭示其民族电影风格的窗口。从战后的小津安二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山田洋次再到新世纪的是枝裕和,庶民电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导演虽然创作风格迥异,但是展现了深刻的民族自我观察和反思的特征,形成了美学意义上的"日本特色"。本文以二战以来三位成就最高的庶民电影导演的创作建构历时性坐标,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庶民内涵的电影创作方法、类型元素和精神结构,绘制日本电影庶民风貌的思想地图,揭示其"庶民特色"的精神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