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谄谀”,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就是“谄媚”与“阿谀”的组合。用荀子的话说,“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修身》)。用庄子的话说,“稀意导言谓之谄, 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父》)。意即逢迎拍马,不讲原则,一味地迎合别人意旨说话而不论是非对错。在专制主义的封建社会中,最容易衍生谄谀的小人。由于统治者手中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不可避免地使封建政坛上充斥着只知逢迎阿顺的佞臣与专会献媚邀宠的小丑。在政治黑暗时期和王朝没落阶段,这种谄谀之人就会如鱼得水、大行其道,加速着政权大厦的倾覆。

  • 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