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活跃度与临床表现和免疫血清学的关系

作者:刘锐; 谢其冰; 刘怡欣; 李昕怡; 刘毅; 刘钢
来源:免疫学杂志, 2010, 26(09): 793-798.
DOI:10.13431/j.cnki.immunol.j.20100188

摘要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跃度,肾脏损害与临床表现和免疫血清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按有无狼疮性肾炎分为两组;用BILAG量表对病情评分,将患者分为狼疮活跃组和稳定组。结果狼疮活跃组发生贫血、发热(排除感染)、血管炎的概率增高(P<0.05)。狼疮肾炎组的水肿发生率增高。狼疮活跃组C3水平降低,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nRNP抗体、抗RIB抗体滴度增高,(P=0.010,P=0.039,P=0.025,P=0.020,P=0.010)。狼疮肾炎组中C3水平降低和抗dsDNA抗体滴度增高,(P=0.010,P=0.017)。结论狼疮活跃组发生贫血、发热(排除感染)、血管炎的概率增高(P<0.05)。狼疮肾炎组的水肿发生率增高。低滴度C3、高滴度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nRNP、抗Rib抗体是反映狼疮活跃的重要免疫学指标。低滴度C3、高滴度抗dsDNA抗体是反映狼疮肾炎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