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文学翻译以小见大、以形见神,因此难度较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翻译的基本着眼点——词汇和句子进行再创作,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力求达到所谓的对等。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代表作《魔沼》法语文本和郑克鲁及林珍妮两个汉译本为语料,摘取其中的典型词语和句子进行对比评析,探究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加深译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认识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