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挖掘南岭山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大径材形成的主导生态环境因子和林分控制因子,并探究其影响规律,以期为广东省杉木大径材培育和经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对南岭山区现存杉木大径材林分调查研究,提取并形成立地指数(SI)、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微地形指数(M)、地理指数(G)等的指数评价体系,解析大径材蓄积量(Vl)、大径材出材量(Ol)、大径材株数比例(ND≥26)、大径材出材率(Yl)等与各个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大径材成材各指标与SI及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44和0.22~0.33;Vl、Ol、ND≥26等指标与I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4~0.39;Vl和Ol均随保留密度(D)的增加呈先缓慢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平缓二次项曲线趋势,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G及林龄(A)与大径材成材各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构建了20~30年生杉木大径材出材量预测模型:Ol=e5.781+0.004 SI+5.004A-1+0.261ln D-45.151SI-1(R=0.62,P<0.01),可利用该模型初步预测评估南岭山区20~30年生杉木林分的大径材出材量。【结论】SI、I、M和D是南岭山区杉木大径材形成的主导影响因子,当SI为18以上,土壤要求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较高,微地形条件为阴坡向、坡度低于35°的中下部凹坡,保留密度控制在1 100~1 300株·hm-2时,更有利于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