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信息定量统计方法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热类中药抗缺血性脑病的活性成分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Med、CNKI、https://db.yaozh.com/chufang、http://www.zhongyoo.com/fangji/数据库中收集防治缺血性脑病的中药处方,就其中清热类中药应用频次予以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按中药学功效予以分类,总结不同生物活性成分抗脑缺血作用机制;采用网络数据库获取清热类中药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缺血性卒中的疾病靶点,Venny2.1.0获取成分-疾病靶点交集,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DAVID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文献和数据库筛选后涉及处方149条,共有中药269味,单味清热类中药20味,用药频率排在前5的是赤芍、黄芩、黄连、地黄、栀子;网络药理学所得主要成分有β-谷甾醇、汉黄芩素、小檗碱、柳杉酚、黄芩苷等,富集分析得到PI3K-AKT、Ca2+、cAMP、MAPK、Relaxin等信号通路。结论 清热类中药抗缺血性脑病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苯丙素类和挥发油类;其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轻炎症、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保护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