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无纺布生态基在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环境修复作用,试验设置900 m2·hm-2(Ⅰ组)、1 200 m2·hm-2(Ⅱ组)和1 500 m2·hm-2(Ⅲ组)3个无纺布生态基的密度处理,以无生态基处理为对照(CK),养殖模式为主养凡纳滨对虾,套养鲤鱼、鲢、鱅和草鱼,监测了不同处理组浮游生物状况在整个养殖周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无纺布生态基处理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监测到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相对较少,但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优势种数显著增加(P<0.05),而Ⅰ组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数显著降低(P<0.05);无纺布生态基处理中Ⅰ组和Ⅱ组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生态基设置密度的提高,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数量不断增加。综合说明,放置生态基有利于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形成,结合浮游动物优势种的变化,3个生态基放置密度中组Ⅰ(900 m2·hm-2)最合理。

  • 单位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