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频次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日针刺1次)45例和观察组(日针刺2次)45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肌张力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DL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肌张力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积分均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肌张力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积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肌张力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腹泻、便秘、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针2次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肌张力,提高生活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