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用于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拟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Child-Pugh分级A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组(O组,n=30)与舒芬太尼组(S组,n=30)。两组患者入室后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随后分别给予羟考酮0.1 mg/kg或舒芬太尼0.1μg/kg。分别在注射咪唑安定后(T0)、手术开始时(T1)、术后5 min(T2)、术后10 min(T3)及术毕(T4) 5个时间点采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和镇静过度(Ramsay评分> 5分)等事件的次数;术后评估患者的Ramsay评分及VAS评分,并记录需要用药物干预的恶心、呕吐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HR(O组78.6±10.3次/min,83.2±9.0次/min,81.1±7.7次/min,79.3±5.9次/min,75.4±6.5次/min; S组79.7±10.3次/min,83.6±9.2次/min,82.9±6.9次/min,78.4±6.2次/min,75.1±6.4次/min)、MAP(O组99.3±8.1 mmHg,97.1±5.9mmHg,93.5±4.6 mmHg,92.1±4.2 mmHg,90.1±4.5 mmHg; S组98.0±6.6 mmHg,94.6±5.9 mmHg,91.2±5.1 mmHg,89.8±5.3 mmHg,89.0±4.6 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组患者T1、T2时刻的SpO2[(96.3±1.3)%,(96.8±1.3)%]明显高于S组[(92.4±1.7)%,(92.9±1.5)%],体动发生率(6.67%)及恶心、呕吐发生率(3.33%)均明显低于S组[26.67%,20.00%)],VAS评分[(1.8±0.8)分]明显低于S组[(2.4±1.1)分],而Ramsay评分[(3.9±0.6)分]明显高于S组[(3.6±0.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等效价的羟考酮较舒芬太尼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呼吸抑制作用轻,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且镇痛、镇静效果更好。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