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法的不同质量猕猴桃果实品质分析

作者:李可; 廖茂雯; 林籽汐; 袁怀瑜; 潘翠萍; 梁钰梅; 朱永清; 邬应龙; 李华佳*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23, 44(21): 285-292.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2110237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不同质量级别‘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性。分别于四川蒲江和金堂产区采集果实,基于现有质量分级标准(<70 g、70~90 g、90~110 g、110~130 g、>130 g)将果实分为5个级别,分别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TA)、固酸比(RTT)、色调角值(H)、糖酸组成、VC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质量大小果实主要的差异物质。结果表明,在相同成熟度下,‘红阳’猕猴桃果实大小对甜味物质蔗糖(SUC)和SSC、酸味物质奎尼酸(QA)以及VC含量均有影响,对猕猴桃色泽、TA、RTT等无显著影响。其中SUC和SSC含量随果实重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果实重量>110 g时果实甜味较好;VC和QA含量随果实重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果实重量>90 g时,果实VC含量显著下降,QA含量虽然随果实重量增加而减低,但对果实感官影响不显著。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知,甜酸物质是影响不同大小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果实重量较大(>90 g)果实甜酸风味更佳,但VC含量偏低。该研究结果为果实科学分级、生产管理、指导消费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