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回到马克思》一书中文本学方法的提出,在其深层逻辑功能上具有"复调式"语境。一方面,文本学方法是针对传统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神目观"式前现代文本解读方式而作,因此,文本学方法的提出具有现代性解释学意蕴,主要体现在文本学方法的针对性"问题域"以及以阿尔都塞"症候阅读"为"后台支援背景"的"深度功能性阅读"方法之中。另一方面,就文本学方法中提出的关于马克思文本研究的界划分类及其使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涉文本学方法的隐性理论"支援背景"问题,即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后现代"互文性"理论的影响,因而使得文本学方法又"似有"隐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特质。关于《回到马克思》中文本学方法的"复调式"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回到列宁》中后文本学方法理论转向的内在逻辑连续性问题——后现代"互文性"理论对后文本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关于文本的开放性与"读者"作用的解放层面,进而有助于回应学界关于此问题而存在的所谓"断裂"或"倒退"的错误批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