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脊髓半切损伤后下肢节段功能表现的研究

作者:魏瑞晗; 饶家声*; 赵璨; 赵文; 杨朝阳*; 李晓光*
来源: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 14(12): 608-625.
DOI:10.16780/j.cnki.sjssgncj.2019.12.003

摘要

目的:研究脊髓半切损伤后恒河猴下肢各节段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恒河猴3只,行胸髓T7-9节段半切手术;于术前、术后6及12周分别记录猴的下肢节段仰角变化;计算并分析不同时间点猴下肢节段仰角幅值及节段间仰角相关性。结果:术后6及12周,大腿节段仰角幅值均低于术前(P<0.001),且术后6周与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腿和足部仰角幅值均低于术前(P<0.01),但术后12周高于术后6周(均P<0.01或P<0.001)。术后6及12周,大腿仰角与小腿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均低于术前;术后6周,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低于术前(P<0.001),术后12周,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增加,但仍低于术前(P<0.01);术后6及12周,大腿仰角与小腿仰角间相关系数和小腿仰角与足仰角间相关系数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后,下肢各节段均有严重运动障碍,经自发恢复,小腿足部节段活动范围及协调性有部分改善,这可能揭示了受损脊髓神经传导的可塑性恢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