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根据罗新璋对中国翻译史上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发展脉络的评价进行再思,分析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译论的优点与不足,认为它过于概括化,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若细化为"案本——信达雅——善译——求信——神似——化境",则更具体,更合适。本文为今后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