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窝通道CT多平面的重建

作者:陶建华; 王振常; 鲜军舫; 李勇; 满凤媛; 毛征; 刘冰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7, (03): 134-137.
DOI:10.3969/j.issn.1672-7002.2007.03.004

摘要

目的通过多排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观察正常成人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相关通道。方法选择无翼腭窝及其通道病变的成人共60例,螺旋CT扫描,骨算法成像,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根据各个通道走行,进行MPR。结果翼管前口横径(5.12±0.54)mm,后口横径(3.72±0.43)mm。翼管自前向后斜行向上43侧,斜行向下59侧,平行18侧。突入蝶窦腔内39侧,骑跨于蝶窦下壁54侧,位于蝶窦下壁的骨质内27侧。圆孔前口横径(3.29±0.25)mm。圆孔自前向后斜行向上41侧,斜行向下52侧,平行27侧。约1/2以下管壁突入蝶窦腔68侧,约1/2及以上管壁突入蝶窦腔31侧,位于蝶窦外下壁骨质内21侧。腭鞘管100%显示,管壁完整51侧,管径(0.88±0.04)mm。犁鞘管43%显示,管径(0.51±0.02)mm。蝶腭孔前后径(6.8±0.29)mm。腭大孔前后径(8.24±0.38)mm,横径(5.12±0.35)mm,腭大管与硬腭夹角(71.71±3.86)度。结论应用多排CT的MPR技术可以客观和全面的反映正常成人上述PPF通道的形态及毗邻关系。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