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代孙过庭《书谱》评价张芝草书有"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之说,多为后人忽略。清代包世臣将此语解释为"笔笔断而后起的"的书写方法,值得当今草书学习者借鉴。学书者可透过包世臣对唐人书法理论的解读,结合汉晋时期草书作品例证,进一步分析"笔笔断"在早期草书中所存在的形式,发现其在草书中乃是"作草如真",是草书笔法的古法。

  • 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