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可燃物载量分配规律,明晰不同森林类型组分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与乔木层蓄积量的关系,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湖州市森林防火普查及补充调查数据,9种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样方调查及烘干法,实际测定和计算不同森林类型各组分的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森林类型及各组分的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差异,并对典型森林类型组分的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与乔木层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拟合,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绝大多数森林类型的乔木层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显著高于枯倒木层的(P<0.05),枯倒木层的又显著高于灌木层等其他组分(P<0.05),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枯倒木层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栎类(Quercus spp.)纯林、木荷(Schima superba)纯林及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相对其他森林类型较高,针阔混交林、木荷纯林和其他软阔叶林的枯落物层的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较其他森林类型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森林类型单位面积乔木层可燃物载量与蓄积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正向相关关系,其中栎类纯林相关性最高(R2=0.89),但灌木层、草本层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随着蓄积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亚热带地区森林的经营管理应充分考虑不同森林类型可燃物载量的分配特征差异及组分间的相互联系。乔木层树种组成对森林地表可燃物的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单位面积蓄积量与单位面积可燃物载量关系密切,是森林组分可燃物载量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